新加坡的娱乐业
发布时间:2014-10-14 浏览次数:1788
新加坡由于种族、文化混杂,几乎所有的娱乐形式都能在这里找到观众:西化的有欧美的流行、摇滚、古典,怀旧的有六、七十年代的闽南老歌和邵氏长片,传统的有来自中国的各地方戏剧,现代的有港台、哈日、哈韩各种风潮。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小,市场自然也就小,常常被作为一个“测试市场”(test market),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歌手能在新加坡取得 5000张的销售量,那么在东亚、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取得白金以上的成绩;另外,有一些比较小众或是不太适合传统东方口味的表演,反而能够在新加坡找到知音。所以,尽管本地观众数量不多,新加坡的几个大的演出场馆,如室内体育馆,滨海艺术中心,新达城会议中心,会展中心等等,档期总是满满的,国际巨星、小众话剧,全年无休地“轰炸”这个小小的岛国。
新加坡对于娱乐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媒体管理局( MDA)的审查机制:凡是涉及宗教、政治、 Se-情、同性恋等题材的,都是“重点关注”的对象。但近几年管理逐渐放开,而且采取了分级制度(电影和 DVD、电脑和电视游戏都有分级,动漫的分级正在讨论中),连《蓝宇》、《色戒》这样的电影和法国著名的“ Crazy Horse”无上装舞团也可以以原版呈现(尽管 Crazy Horse后来因为上座率不高而退出了)。要知道,上世纪八十年代,在新加坡连《教父》、《JFK》都是禁片(前者是因为黑社会和贩毒题材,后者是因为政治阴谋和暗杀总统的情节)。另外,因为在政治上 MDA尽量保持中立的立场,很多在一些国家被禁的影视作品、书籍等反而可以在新加坡公开发售,无形中提供收藏家一个很好的机会以平实的价格进行收集和研究。(当然,携带这些书籍、 CD、DVD等进入他们被禁的国家是违法的,正如带《 Playboy》进入新加坡也违法一样。)
新加坡本地的电视、电影产业基本上被新传媒集团垄断:所有的免费电视(不过所有拥有电视机的人需要缴纳每年 100多块的电视执照费,而且是按电视机的台数计的!),以及新加坡唯一的电影制作集团星霖电影都属于它所有。新加坡的电视剧在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段相当风光的日子,记得当时中国很多电视台都播的《沉浮》、《三面夏娃》等等,应该很多人都对李南星、郑惠玉、陈志财(现在改名为陈之财)等新加坡电视的“阿哥”、“阿姐”的脸不陌生。最近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应该就是李名顺(原名李铭顺,车祸肇事坐牢后改名转运。)和范文芳这对银幕上下的情侣档了。近些年新加坡的电视圈力求突破,引入外地演员和电视制作机构联合制作,拍摄多部百集长剧,但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都每况愈下,个人觉得原因是编剧的视角过于狭隘,不是在菜市场里做文章,就是港台剧的豪门恩怨+韩剧的绝症失忆,最近还兴起玩一些比较SM的情节,可怎么样也不如人家原创的来得吸引人。